當你苦心經營網站、發送開發信、跑展會拿名片後,卻發現詢價來了卻不回、談了一輪又石沉大海,很可能問題不在業務技巧,而是在產品與服務本身沒有說服力。
外銷不是一次性生意,更不是只靠漂亮的網站。真正會回頭、會介紹客戶的,是那些「懂他要什麼、能穩定交貨、出問題也會負責」的供應商。
這篇文章,我們就從「產品與服務優化」的五大面向出發,教你怎麼讓網站背後的東西更扎實,讓買家不只是看到你,而是選擇你、信任你、合作你。
產品功能改進:不是做給你自己看,是解決客戶的問題
很多工廠老闆開發產品時,思考的邏輯是:「我們能做什麼」,但真正該問的是:「客戶遇到什麼麻煩,我能幫他怎麼解決?」
📌 舉例:你做齒輪泵,標榜高壓高流量,但你的客戶其實最怕的是漏油和軸封壽命太短。那麼你該強調的就不是「流量大」,而是「提升密封設計、降低維修頻率」。
✔ 建議行動:
-
每年收集5家客戶最常報修/抱怨的問題,整理出產品改版方向
-
改版重點應寫在網站首頁或產品頁,而不是只有技術規格表裡面
服務流程優化:比起價格,客戶更在意你「好不好配合」
外銷業務常犯一個錯誤:以為客戶只在乎報價便宜,其實他們更在意的是流程配不配合、報價速度快不快、出貨是否準時、出錯時你能不能處理。
📌 客戶會記得:
-
「你報價比別人慢三天」
-
「上次交貨 delay,還說倉庫沒人」
-
「問一個尺寸要三封信才回答完」
✔ 建議行動:
-
建立標準報價模板與流程,24 小時內回應初步詢價
-
明確寫在網站上:交貨時間、報價回覆時間、售後流程(這會增加信任感)
客戶反饋整合:負評不是傷害,是下一版產品的寶藏
很多公司怕聽見負面回饋,或者聽了之後只說「下次不會了」,但沒有建立正式的回饋收集機制,就無法持續進化產品與服務。
📌 舉例:
-
有客戶反應包裝太弱,運輸途中損壞? → 就該考慮升級外箱、增加泡棉
-
有人說你網頁找不到規格? → 那就要做出 PDF 規格表+網站下載區
✔ 建議行動:
-
每月整理收到的 3 項常見問題,回饋給設計、生產與業務部門
-
在網站中設置「回饋留言」或簡易問卷表單,主動問客戶「還有哪些地方可以更好?」
競爭產品分析:不是抄產品,是了解市場變化
只看自己產品容易盲目,建議你每半年做一次競品分析,不是為了壓價格,而是觀察他們怎麼寫文案、怎麼展示產品、怎麼用影片或案例來提升信任感。
📌 舉例:
-
你賣機械零件,對手網站上已經有 360 度產品圖+安裝影片,你卻只有文字+一張舊照片,這就會讓客戶覺得你不夠專業。
✔ 建議行動:
-
每月選 3 家同行網站,整理「他們做得比你好」的地方
-
學習他們的產品展示邏輯、文案切入點,而不是複製技術數據
價格策略調整:不要只用低價吸引,而是用價值區隔
價格不是萬靈丹,尤其是在外銷產業,客戶要的是「划算」,而不是「最便宜」。你要的是創造出讓他覺得「多付一點,但更安心、更省事」的條件。
📌 舉例:
-
你比對手貴 5%,但可以提供原廠圖紙、安裝建議、售後追蹤,那客戶自然會選你
-
反之,如果價格便宜但每次出貨都讓人心驚膽跳,客戶也會慢慢流失
✔ 建議行動:
-
把價格區隔清楚:基本款/加強型/高規格選項 → 提高平均單價
-
在網站或型錄中,強調「我提供的是什麼價值」而不只是報價單上的數字
真正穩定成交,不靠話術,而靠底層實力
網站只是門面,業務只是推手,真正讓買家回頭、信任、介紹你的,是你的產品與服務是否能持續進步,真正為他解決問題。
別再問「要不要花錢做廣告?」應該問:「我的產品與服務,準備好了嗎?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