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外銷人在開發客戶時,心裡想的是「全世界都是我的市場」,但現實是:真正能成交的,永遠只是一小群人。
你賣的是機械?還是零件?是標準件?還是高度客製化?這些都會影響你該對誰說話、該怎麼寫網站、該如何發開發信。以下是我們用實際的「機械與零件產業」為例,整理出 B2B 開發客戶該做的五件事:
目標客戶定位:不是全世界都要,而是要對誰說話
你不需要讓每一位工廠老闆都看到你網站,你只需要讓那 5% 正在找解決方案的技術人員或採購經理看到你。
例如:
你賣的是重油泵,不是給一般家庭工廠,而是要找鍋爐系統整合商、重油系統維護商、亞洲區的貿易商代理
如果你主打快速交貨與備料,買家就不會是只在意價格的採購,而是正在處理維修急件的技術人員
👉 定位的第一步不是「我能賣什麼」,而是「誰需要這種產品、現在就需要?」
客戶特徵分析:從你既有的好客戶中,找出模式
打開你成交過的名單,哪些客戶反覆下單?配合順暢?付款守信用?這些就是你理想客戶的樣子。
例如你會發現:
你最常成交的是中東地區的水泥廠維修商,而不是直接工廠
對方通常不是來自大型企業,而是專門做 OEM 或維修的技術背景老闆
這些都是你寫網站案例與發開發信時該聚焦的切入點,不要浪費時間在跟你文化差異太大、預算落差太大的客群上。
潛在客戶需求:你想賣什麼,客戶卻想解決什麼?
很多人做產品介紹都從「我這個泵浦什麼規格」開始,但客戶根本不在乎你有多專業——他只在乎能不能解決他的痛點。
例子:
你在賣「高溫高黏度輸送用齒輪泵」,客戶關心的可能是:「這東西耐不耐用?我每個月都要換,維修超煩」
你在賣「快速備貨的零件」,客戶其實是在找「有現貨能立刻寄的供應商」
👉 你的網站、信件開頭,不該是「我們專業製造泵浦」,而應該是:「你是否也遇到高溫系統漏油頻繁、找不到穩定泵浦的情況?」
客戶購買行為研究:B2B 買家在意的不是價格,而是流程
B2B 採購不像電商買杯子,真正能決定是否成交的,往往是「流程有沒有辦法配合」,例如:
能否提供技術圖紙與安裝尺寸給工程端審核?
詢價之後能不能在 24 小時內給出報價與交期?
有沒有出貨樣本或歷史出貨紀錄可以參考?
你網站裡只寫「歡迎詢問價格」是沒有意義的,應該讓他知道你懂他的流程,並能快速配合。這才是成交的關鍵。
客戶關係管理策略:詢價只是開始,關係才是價值
大多數詢價不會立刻成交。尤其在機械產業,開發週期通常長達 3-6 個月,客戶會慢慢觀察你的反應速度、交期誠信、是否願意提供技術建議。
因此,網站只是第一步,真正重要的是:
有沒有留下客戶資料做後續聯繫?(可以用 Mailchimp、CRM、表單)
有沒有固定 follow-up 系統?(定期提醒對方交期、問使用狀況)
有沒有針對他的使用情境,提供後續升級/替代品?
長期的信任建立,是這個產業真正的護城河。
客戶分級與持續養成:打造長期合作、提升成交率與口碑轉介
成交 ≠ 結束,B2B 的真正價值來自長期信任與持續合作。你需要主動設計分級管理與客戶養成策略:
分級方式建議:
客戶類型 | 行動建議 |
---|---|
初次詢價 | 寄出型錄、報價單、公司簡介(自動化) |
潛力客戶 | 每月一次提供新品資訊或合作案例 |
長期客戶 | 定期追蹤使用情況,提供快速報價通道或小批量現貨備貨服務 |
做外銷不是拼曝光,而是拼理解。理解你的客戶在想什麼、遇到什麼困難、怎麼做決策——這才是你在 B2B 市場的核心競爭力。
如果你正在架設外銷網站或開始寫開發信,不妨從這六個步驟開始,重新整理你對「客戶」的理解。你會發現,回信率提升了,詢價更準了,成交變得不那麼遙不可及。